您當前的位置 : 首頁> 公交動態> 行業動態>
[寧波]創新推動公共交通換擋升級
     日期:2014-05-08     點擊量: 12260  

  隨著寧波城市、人口規模不斷發展,市民出行總量和距離大幅增加,機動化出行比例迅速上升,中心城區交通擁堵日益嚴重,環境污染和能源消耗壓力加劇。寧波2017年要實現國家級公交都市建設目標,通過改革促進發展,通過發展服務民生,積極構建快速、便捷、安全、舒適、文明的公共交通出行環境,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群眾日常出行需求。  

  創新管理落實公交優先

  寧波將建立公交都市創建長效機制。在細化目標、建設重點、保障措施、進度安排、組織領導,分解任務和指標,落實責任和實施步驟等方面,寧波爭取在規劃、建設、用地、路權、資金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同時,加強工作考核,建立創建情況年度報告制度,定期開展專項督查,提高創建成效。
  在公共交通行業管理創新方面,寧波積極推進,制定出臺公交場站建設"五同步"實施細則;研究常規公交經營體制,逐步向集團化區域經營模式發展;推進公交線路經營權競爭機制,結合市區公交區域專營的實際情況,按照"區域專營、適度競爭"的原則,對跨區域公交線路經營權采取招投標方式;參與研究制定公交行業政策性虧損評估和政府補貼的成本規制;深化出租車行業管理手段,引導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創新考核機制,逐步形成行業管企業,企業管車輛、司機的機制;逐步減少個體出租車,縮減出租車經營主體,到2017年,市區出租車企業控制在25家以下;深入研究出租車投放、運價調整、服務質量考核以及有償使用費收取和行業穩定相結合的綜合性長效管理機制。
  公共交通服務要持續發展提升,光靠財政補貼行不通,必須增強自身造血功能,寧波為此完善政府購買服務機制,創新市場深化投融資體制。創新主要通過以下幾種途徑實現:建立公共交通發展基金;引導社會資金參與公共交通建設與運營;爭取政策支持,憑借土地和企業固定資產向銀行和社會公開融資,綜合開發現有場站,進行立體開發,增加企業的租賃、廣告、停車等收入,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彌補運營虧損。

  "四車合一"回應群眾需求

  在公交基礎設施服務網絡方面,寧波不斷完善,并建設"四車合一"的接駁體系,加快城市公共交通樞紐場站等基礎設施建設,積極構建軌道交通、公交、出租車和公共自行車緊密銜接、互相支持和補充的"四車一體"出行體系。
  力爭到2017年,寧波軌道3號線開通;中心城區公交線網密度達到3公里每平方公里,公交站點500米覆蓋率達到90%以上,常住人口萬人公交車達到17標臺;建成公共自行車服務網點1200個,投放公共自行車30000輛;建成出租汽車服務中心11個,公共交通機動化出行分擔率達到60%,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系統中的主體地位基本確立。
  推進互聯互通技術平臺統一,加快建設公共交通"四車一卡"支付體系和"四車合一"的綜合調度系統。隨著公共自行車系統建成運營、今年6月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出租車電子付費系統逐步建成,統一完善技術標準,加快一卡通在各種運輸方式和其他城市的互聯互通。按照公交都市創建標準,建設"四車合一"的調度指揮平臺,提升城市客運調度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
  優化服務管理舉措,提升公共交通服務品質。結合火車南站啟用、軌道交通開通、城鎮化進程,進一步調整優化公交線網;研究探索符合寧波市情的定制公交;加快車輛更新,發展低碳公交,提高乘坐舒適度,2017年清潔能源公交車、出租車達到70%和90%;提供多樣化的電召服務,積極探索同向載客等措施;繼續倡導"行業優先、必須行業優秀"理念,2017年公共交通乘客滿意度達到90%以上,逐步實現市民出門300到500米有公交、地鐵可乘或有公共自行車可騎,出租車可即時電召,按照"車好乘、乘好車"的目標打造低碳環保、乘坐舒適、服務優質、快捷守時的城市客運。 用制度培育專業人才

  行業管理人員業務水平參差不齊,制約和影響著行業發展和服務質量的提升。為此,寧波加強各層次的業務素質教育,著力培育高效化的管理人員隊伍和職業化的從業人員隊伍。
  首先要提高干部職工管理水平。針對軌道交通、公共自行車等新領域,將采取"走出去、請進來、沉下去"的培訓方式,實行專家授課、培訓自學等方式,不斷提高干部職工管理能力和業務水平。
  其次是完善干部職工考核和評價機制。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和事業單位干部績效考核,進一步深化內部激勵機制,提高干部職工解決問題和攻堅克難能力。
  同時,打造職業化一線駕駛員隊伍。強化從業人員準入管理、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采取道德講堂、多媒體教學、嚴格培訓考試等方式,加強司機的職業素質教育,研究建立司機誠信考評網上公示制,完善"黑名單"退出淘汰等機制。

行業動態

BUS DYNAMIC